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
网站首页 新闻故事 抗大课堂 抗大研究 人物传记 抗战记实 老兵档案 抗战小说 抗战电影 回忆录 历史视频 文物展览 音频档案 会员专区 御墨书苑

毛主席亲临抗大二分校成立大会

作者: 发布日期:2023-02-26 浏览次数:729

来源:陈庄歼灭战旧址(文稿)

图片

毛主席亲临成立大会

1938年10月,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,国民党投降主义加紧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,加大了沦陷区和国统区的革命知识青年投奔延安的难度。中央军委和毛主席指示:“为准备对付敌人之进攻西北,为减少财政粮食之困难,为扩大抗大学员数目,为更加理论联系与实际,决定在晋东南、晋察冀建立两个抗大分校。”

63fb30d2ef247.jpg

1938年10月,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确定了抗大到敌后办学的计划。1938年12月13日,抗大二分校在延安成立,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和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到会讲话,说明在敌后建立抗大分校的必要性和四点好处:一可减轻陕甘宁边区人民的负担;二可就近招生和分配工作减少旅途跋涉,缩短学习周期;三能及时搜集到我军作战的实例,补充书本的不足,做到理论联系实际;四能使抗大的教职员在敌后的作战环境中得到锻炼。

63fb30e17a764.jpg

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

罗瑞卿副校长正式传达在敌后根据地建立分校的计划,勉励与会干部不要辜负中央军委的信任和委托,一定要在战争环境中闯出办好抗大分校的成功路子来。他说:“只要你们成功了,我们也会跟着来的。抗大抗大,越抗越大。”。

63fb3132add33.jpg

抗大总校副校长罗瑞卿

毛主席对抗大二分校的建立和向敌后挺进极为关注,为此专门致电八路军前总朱德总司令、彭德怀副总司令和一二O师、一一五师、晋察冀军区。对分校的人数、主要领导配备、组建办法、开拔的路线和时间、沿途的掩护以及经费等具体事宜,都作了详尽而周密的安排。

63fb315e18d73.jpg

12月15日,总校正式颁布了抗大二分校的组织和领导干部配备命令,任命原抗大总校训练部部长陈伯钧为二分校校长,原陕北公学教育长邵式平为副校长。下设政治部、训练部、校务供给处和卫生处。

63fb316e739c7.jpg

图片

风雪千里赴太行

1938年12月下旬,抗大二分校2300余人,分三个梯队,分别从瓦窑堡、延安、蟠龙和关中地区出发,顶风冒雪,高唱战歌,渡过黄河天险,突破同蒲路封锁线,行程1000余公里,于1939年2月24日,胜利到达晋察冀抗日根据地,进驻河北省灵寿县陈庄地区,肩负起为晋察冀部队培养干部的光荣使命。

63fb3183c2197.jpg

抗大二分校东征路线图

63fb31a66df61.jpg

抗大二分校学员正在行进
先遣大队由第一大队大队长詹才芳、政治委员李中权率领,于1938年12月22日从瓦窑堡出发,1939年1月中旬到达灵寿县,驻扎在陈庄以西的女东庄、女庄和牛庄一带。
第二梯队由校长陈伯钧率领,于1938年12月22日从延安、蟠龙出发,1939年1月28日到达灵寿县,驻扎在校部驻地下石嘴。
第三梯队由副校长邵式平、政治部主任袁子钦率领,于1939年1月6日从关中地区出发,2月24日到达灵寿县,驻扎在寨头、索家庄一带。
63fb31efc7aec.png
学员进入晋察冀边区

东征途中,二分校学员视征途为课堂,边行军边授课,组织学员学习毛泽东的《论持久战》《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》《论新阶段》等论著;结合地形、敌情,组织学员演练各种战术动作,使学员经受了初步的实战锻炼,也使军事教材和理论得以验证与提高。沿途人民群众的无私支援,加深了知识青年学员对子弟兵与老百姓鱼水关系的认识,坚定了他们为中国人民的和平与解放浴血奋战的决心。

1939年2月24日,经过长途跋涉,二分校三支队伍2300余人在灵寿县陈庄胜利会师,驻扎在西起团泊口、东至大夫庄的20多个村子里,受到当地群众热情欢迎。




编辑:高素琰
审核:李学彦
来源:《向前向前的光辉历程》、《抗大在华北敌后史纲》
图片

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

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

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

省级中共党史教育基地

省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

省级社会科学普及基地



相关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