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
网站首页 新闻故事 抗大课堂 抗大研究 人物传记 抗战记实 老兵档案 抗战小说 抗战电影 回忆录 历史视频 文物展览 音频档案 会员专区 御墨书苑

周总理逝世34年后,内勤卫士回忆总理不为人知的日常,声泪俱下!

作者:胡侃文史 发布日期:2023-10-20 浏览次数:596

       2010年,周总理逝世34周年之际,曾经在他身边工作8年的内勤卫士朱士珍,在接受杂志采访时,声泪俱下,用朴实的话语回忆起总理不为人知的日常。

他说:“我有幸为周总理服务过8年,那段日子是我最幸福的时光,现在老了,只有一个心愿没有了却,那就是将我所知道的,有关周总理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生活小事,告诉更多的人,让周总理先人后己的精神为更多人所知道……”

让我们阅读文章,看朱士珍如何为我们勾勒总理高尚且平凡的伟大形象吧!

一、朱士珍与周总理的第一次对话

1958年,为做好国庆十周年庆典的准备工作,外交部从全国各地抽调了一批服务人员,充实钓鱼台国宾馆的服务队伍。

当时,在上海凯福饭店担任饭店管理工作的朱士珍,通过了严格的政治考察后,与一同被选中的其他服务人员,来到北京报到。

6531f6b50157a.png

图|朱士珍年轻时

正式工作前,外交部为朱士珍等人举办了一个外交礼仪速成班,完成课程后,朱士珍才被送到钓鱼台国宾馆工作。

国庆十周年庆典,是中央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,周总理几乎每隔几天就会亲自过来检查。一天,周总理让国宾馆的负责人将新进京的服务人员集合起来,说:“我要交代几句。”

朱士珍与周总理的第一次对话,是在讲话结束后进行的。周总理亲切地询问朱士珍:“同志,你贵姓呀?”

“总理,我姓朱,全名朱士珍。”

周总理点了点头,继续问道:“听你说话很亲切呀!你是江浙地区的人吧!”

“是的,总理,我是江苏宝山县人(今属上海)。”

“原来如此,那你来之前是干什么工作的呢?”

“我之前在上海凯福饭店工作,干了十几年。”

“具体做些什么?”

“负责厨房的管理工作。”

“那你的工作挺重要的呀!”

朱士珍谦虚地回答:“也不太重要,我只是个小组长。”

“我看你的工作做得不错,条理清楚。国宾馆里,你负责的这几栋楼就管理得很好嘛!不过,也不要骄傲,要再接再厉!”

“谢谢总理的夸奖。”

对话暂停了几分钟,周总理又问了朱士珍的家庭情况:“结婚了吗?家里人对你来北京有什么意见?”

“结婚了,妻子和父母都同意我来北京!”

“那就好,虽然国家的事很重要,但也不能忘了自己的小家。”

朱士珍在谈到与周总理的第一次对话时,脸上总是流露出难以掩饰的喜悦。

6531f6d4b83ec.png

图|周总理

二、周总理设家宴欢迎朱士珍的到来

原本在国庆结束后,朱士珍是要去驻外大使馆工作的,工作服和身份证明文件都赶制好了。

可是有一天,朱士珍突然接到新的任命通知:“国庆结束后,你去西花厅周总理家工作。是周总理点名要你去的。”

后来,朱士珍才得知其中的细节。原来,周总理和陈毅一同视察国宾馆的工作情况时,总理偶然问道:“我有一事相求,不知你能不能同意。”

陈毅幽默地回答:“总理的要求,我当然不敢不同意了。”

“国庆过后,我要从外交部调一个人到我身边工作。”

“是哪位同志有这么大魅力,让总理亲自找我放人?”

“我想要那个叫朱士珍的年轻同志,就是上海来的那个。”

陈毅恍然大悟:“难怪总理要半路截人呢,原来是那位同志呀!国庆后,我派人送去!”

10月2日,朱士珍坐着外交部的小汽车到西花厅时,周总理还没有回家,直到晚上12点左右,他才疲惫地进入客厅。

6531f6f22ff71.png

图|周总理

尽管十分劳累,但一见到朱士珍,周总理立刻打起了精神。他紧握朱士珍的手,问道:“朱士珍同志,欢迎你的到来!”

10月3日上午,朱士珍在西花厅来回转悠,打算熟悉一下自己今后的工作场地,碰巧遇到了同样在散步的周总理,他上前打了个招呼:“总理早上好!”

周总理微笑回应:“昨晚睡眠怎么样?”

“挺好的!”

“中午记得来家里吃饭,我请了陈老总。”

朱士珍疑惑问道:“总理,是有什么喜事吗?”

“你的到来不就是喜事吗?”

朱士珍不敢相信自己刚才听到的话,他小声嘟哝道:“不敢当,不敢当……”

“就聊这么多吧,我还有工作要忙,先走了。”

说完,周总理匆匆离开了西花厅,留下朱士珍一个人在原地发愣。

当天中午,周总理叫工作人员在家里了安排了三桌菜,请了陈毅夫妇和外交部的一些同志。

开饭前,周总理向大家介绍朱士珍:“今天这顿饭,是为了欢迎一位新同志,就是这位小朱同志。哦,不,应该叫老朱。别看他年纪小,工作经验可有十几年了。”

在场的人纷纷鼓起了掌。

朱士珍性格比较内敛,他不好意思地说:“总理,叫我名字就好!”

一旁的邓大姐(邓颖超)笑着说:“叫名字不够亲切,总理说得没错,以后我们就叫你老朱了!”

陈毅附和道:“老朱,你可是总理点名要的人,这顿饭我们也是沾了你的光才吃到的,放轻松点。”

大家都入席了,朱士珍不知道自己该坐在哪,周总理看到了,起身对他说:“老朱,别傻站着了,今天这场宴席是专门为你办的,你应该坐这里。”

周总理将朱士珍拉到自己那桌,让他坐到了自己与陈毅中间。

开饭了,坐在两位领导人中间,朱士珍十分拘束,夹菜也是小心翼翼,生怕造成了什么不好的影响。

周总理察觉到了,伸手为朱士珍夹了一个红烧狮子头:“老朱,尝尝这个狮子头,很好吃!”

朱士珍见状,起身给周总理和陈毅一人夹了一个:“首长也吃……”

6531f70a1f06a.png

图|周总理

周总理假装生气:“吃完这顿饭,我们就是一家人了。以后也不要叫我首长或者总理了,大家都是人民的服务员,只不过分工不一样。”

朱士珍对采访者说:“其实那顿饭很简单,只有四菜一汤和一个冷拼,但大家都吃得很开心,气氛非常温馨。”

三、周总理因一张床垫大发脾气

周总理一生节俭为民,住进中南海后,一直睡的是木板床,工作人员心疼他,想给他换一个软一些的垫子。刚好国庆结束后,国宾馆淘汰了一批八成新的床垫。

于是,趁周总理外出视察,在未经总理同意的情况下,工作人员将他的木床板给换掉了。

几天后,周总理回家,躺床上想要休息一下,却发现自己的木床板被换成了床垫。他气冲冲地将身边的工作人员叫到卧室,指着床垫质问道:“这是谁干的?”

最先提议换床垫的工作人员回答:“是我的想法,但我询问了大家的意见,大家都表示,总理为国为民操劳了大半辈子,却连床垫都没睡过……总理,您别担心,床垫不是新买的,是国宾馆用过的旧床垫。”

周总理听完依旧坚定地说:“你们的意思是,不给我换回来了?”

大家默默地点了点头。

“那,我今天晚上不睡这床了,去饭店借住去!”

朱士珍看到如此情况,知道只能请邓大姐出面解决了。

邓大姐出面协调后,大家找到原来那块旧床板,几分钟后,又给装了回去。

周总理语重心长地说:“首先,我要为我刚才的语气向你们道歉。但还是要批评你们一顿。虽然我们的人民获得了解放,可是大家都不富裕,我身为总理,在人民没有真正解决温饱前,是绝对不能享福的,这是我的原则。以后,如果想要改善我的生活,必须先问我的意见。我不同意的,你们一定不能做!”

大家惭愧地低下了头,周总理继续说:“睡木板床有益身体健康,毛主席不也是睡木板床吗?你们这代人可能没有经历过长征,不知道党在最艰苦的时候吃过什么苦。我也不强求你们跟我一样,但你们要记住,我的生活条件绝对不能比一般人民高。”

6531f71f92db6.png

图|朱士珍

接着,周总理转过头对朱士珍说:“老朱,你刚来不久,这件事和你的关系也不大。不过,我刚才说的话,你也要记住!”

朱士珍低着头回答:“我会的!”

关于周总理生活节俭的日常,还有很多,其中最细微,最令朱士珍记忆深刻的,还是交茶叶费这件事。

一次,朱士珍和周总理去杭州,与毛主席谈工作。在毛主席居住的旅店等候时,细心的服务员给总理泡了杯茶。

茶还没喝,总理问服务员:“茶叶是我们自己带的,还是你们这的?”

“哦,茶叶是我们的。”

总理听完,将朱士珍叫到身边:“今天出门没带茶叶吗?”

朱士珍连忙给周总理道歉:“确实忘带了。”

“算了,今天出门急,不怪你。等下帮我把茶叶钱(1毛钱)付了,千万不能忘。”

“保证不会忘。”

与毛主席谈完工作,第二天周总理返程回北京前,专程找到昨天那个服务员:“茶叶费,我的工作人员付过了吗?”

服务员肯定地说:“昨天,您交待完不久,他(朱士珍)就拿钱交给了我。”

周总理满意地对朱士珍说:“以后出门,可不要忘带东西了。”

说起出门外带东西,朱士珍又补充了几句:“总理非常担心给别人带来麻烦,所以他每一次出差都会自带茶叶、毛巾、牙刷等物品,甚至连被子都是自带的。他说:‘每次出门住宾馆,我们只睡几天,被子就要被换掉,太浪费了。’”

四、周总理严格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

6531f7362fb3b.png

图|周总理

周总理除了对自己要求严格,对待身边的工作人员,同样没有放松过要求。

令朱士珍记忆最深刻的是,总理对他们说过的一句话:“你们来到中南海,来到我的身边,你们的言行举止,就不止代表你们自己,更代表的是我,还有党和国家在人民心中的形象。你们千万不要小看生活中一些鸡零狗碎的小事,这些事积累多了,影响力也是不小的。”

60年代初,当时的中宣部部长陆定一,经常会在周末叫总理一起审查新出的电影和戏剧。

有一次,周总理带秘书、警卫员和朱士珍等六个人一起去看电影。在检票口,周总理问他们:“你们买票了吗?”

大家都摇了摇头:“没有。”

周总理的秘书这才醒悟过来,赶紧去售票窗口买了6张电影票。

从此以后,只要是陪总理一起去看电影或者看戏,他们都是自己买票,这也成了总理身边工作人员里一条不成文的规定。

至于周总理自己的票钱,则是由朱士珍替他支付,最后从工资里扣除。当然,工作人员陪总理看电影,主要以娱乐为主,总理看电影是另一类型的工作。

另外,周总理还不时提醒朱士珍等人,特别是新来的工作人员:“到了其他地方,一定要管好自己。需要外出查看,不可乘坐地方政府的车。近的,徒步走过去;远的,坐公交车。如果人家非要你上车,下车后记得支付车费。”

平时,周总理这样严格要求他们,大家也都自觉遵守,从来没有人因此损害过周总理的形象。

6531f768a6262.png

图|周总理

但有一次,周总理听说中央其他部门的几个工作人员,到上海、天津等地买中山装、自行车没有付清钱款,就将东西拿走了。

周总理亲自向毛主席汇报了此事,主席听完,气愤地说:“他们没有付清的,先从我的工资里扣。”

总理说:“主席,你给他们付了,他们也必须分期还给您。”

“是的,从他们每个月的工资里扣回来。”

为了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,严格遵守党纪党规,后来,在周总理的倡导、毛主席的批准下,在中央部长以上领导干部中,开展了一次“小整风”。

前面说到的那几个买东西没给钱的人,都被送去农村接受锻炼了。临走前,周总理还特地关照他们,必须直接与农民参加劳动,不准有任何特权行为,回来后每人交一份思想报告。据说他们的认错态度还挺好,这事才算过去。

五、朱士珍离开前,周总理三次询问

1966年春节前夕,周总理突然找到朱士珍:“老朱呀,我要给你交代一件事。”

朱士珍问:“什么事呀?”

“你在我身边工作几年了?”

“满打满算应该是8年多。”

“最近中央下了一条规定,需要缩减中南海的工作人员,我作为总理必须起到带头作用。现在我身边只能留一个军事秘书……”

“我明白了。”

周总理安慰他:“不是我不愿意留你,主要是你的家人是农村户口,没有办法调到北京来。一家人长久分离也不像话,你考虑一下以后去哪工作吧!”

一旁的邓大姐也说:“你还是回上海吧,离家近,家里也照顾得到。”

朱士珍考虑了很久,下定决心对周总理和邓大姐说:“我还是回原来的单位吧!”

朱士珍离开中南海的前几天,周总理将一块手表交到他手中:“这块手表送给你作纪念吧!”

“这么贵重的礼物,我不能收。”

在场的成元功(总理办公室警卫秘书)劝道:“这块手表是苏联送给总理的礼物,本来已经上交国库了,前几天才叫我取回来。你一定要收下,别辜负了总理的一番好意。”

6531f77f56dcf.png

图|周总理送给朱士珍的手表

朱士珍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,眼泪不争气地往下掉。现在这块手表,还被朱士珍珍藏着,他要将它当作“传家宝”一直传承下去。

回忆起离开周总理的那天,朱士珍非常难过地说:“像我这样年纪的人,什么生离死别没有见过,可是都记忆模糊了。唯独离开总理的那天,我记得非常清楚。”

那天早上,朱士珍收拾好行李来到总理房间告别。总理忧伤地说:“老朱,你今天要走了吗?”

“是的,今天晚上的火车。”

“今天还有几个重要的会要开,不然就亲自送你上火车了。那……就趁现在与你道个别吧!”

“我离开后,您要照顾好身体。”

“我会的,到上海后,记得给我写信报平安。”

朱士珍没忍住,再次流下了眼泪。

周总理安慰道:“以后,我到上海出差,会派人接你到我的住处见面的。你到了北京,也要联系我呀!”

朱士珍原以为,这次见面将是自己与总理在北京的最后一面。让他没有想到的是,中午,总理突然赶了回来。他一进门就问工作人员:“老朱呢?老朱还没有走吧!”

朱士珍听到总理的声音,立即回应道:“总理,总理。我还没有走,我还是晚上再走。”

“那你快去睡一觉,晚上在火车上睡觉,会着凉的。”

事后,邓大姐告诉朱士珍,本来总理要在外面吃午饭的,为了再看看他,总理特地赶回来吃饭。朱士珍听完,不知如何是好,再次强忍住快要掉下的眼泪,回到了自己的房间。

晚饭后,当朱士珍最后一次为总理整理衣物时,听到门外总理在大喊自己的名字:“老朱,老朱,还没有走吧,我送你到家门口吧!”

朱士珍声泪俱下地说:“总理,您今天这么忙,还抽时间回来送我,我不知道怎么感激您呀!”

之后,每当想起总理那天三次询问,朱士珍都控制不住要掉眼泪!

六、周总理每次去上海都会接见朱士珍

朱士珍回到上海后,申请去锦江饭店工作。

为什么会是这个饭店呢?朱士珍解释道:“锦江饭店是上海的国营饭店,主要的功能是招待国内外领导人。以后,周总理来上海出差,与他见面也方便一点。”

6531f7afd5ed7.png

图|周总理

后来,周总理到上海出差,第一次派警卫员找朱士珍,没有找到。第二次才通过饭店的党委书记找到他。

当天晚上9点,朱士珍来到了总理的房间,刚进门,就被总理紧紧握住了双手。

朱士珍看着总理明显消瘦、疲劳的脸,好长时间没说出一句话。总理先问道:“老朱,家里还好吗?孩子都工作了吧!”

“孩子都在上海郊区工作,情况一切正常。”

“那就好,工作方面呢?”

“饭店挺大的,有500多名职工,党员有63人,团员有100多人。”

周总理听了后,高兴地对朱士珍说:“党团员的比例还是蛮高的!你那个饭店,应该说是‘政治饭店’,思想工作一定不能放松,不能麻痹大意!”

周总理一边说话,一边给朱士珍削苹果。

朱士珍说:“总理,让我自己削吧!”

周总理推脱道:“以前是你经常给我削的,现在难得见到你了,也让我来为你服务一次吧!”

1973年,周总理最后一次去上海,将朱士珍叫到身边聊了聊。聊天快要结束时,总理疲惫地说:“老朱啊,这也许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。回北京后,我就要住院治疗了。让我最后一次再看看你吧!”

果然,三年后的1976年1月8日,周总理在北京逝世,享年78岁。

由于种种原因,朱士珍未能去北京给周总理送行。直到1988年,邓大姐邀请朱士珍和他的妻子去北京做客,他才再次回到中南海西花厅。

邓大姐假装抱怨道:“老朱呀!你可真不讲信用。20年过去了,你竟然一次也没回来过!”

朱士珍愧疚地说:“总理去世,没来送行,是我一辈子的遗憾!”

“没来也挺好,总理早就安排好了,不让你们这些工作人员来北京,他也是为了你们考虑呀!”

朱士珍恍然大悟:“总理对我们太好了,我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感谢。”

6531f7c3406be.png

图|邓颖超

“以后方便了,多来家里看一看。我退休了,一个人在家也挺无聊的!”

在采访的最后阶段,朱士珍感慨道:“转眼总理已经走了30多年。虽然过去这么久了,但他的音容笑貌和言传身教依旧影响着我。每当我在报刊上、电视中、广播里看到他的身影,或者听到他的名字时,总是热泪盈眶,长久不能释怀!”

谨以此文献给伟大、无私、亲民的周总理!


相关内容